姓名:姜隆                       

性别:男              

籍贯:浙江绍兴       

学历:博士                  

职称: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超分子结构化学,手性功能材料,晶体工程及药物晶型研究

电话:020-84110782

E-mail:cesjl@mail.sysu.edu.cn

 

教育背景:

  • 2013~2014   犹他大学  访问学者
  • 2001~2006   中山大学  硕博连读   材料物理化学
  • 1996~2000   南昌大学    本科        化学

 

教学经历:

2006年毕业留校任教,承担一线教学和实验,并积极参加珠海校区和南校区基础化学教学工作,讲授无机化学基础课和实验课的,并一直兼任07化工班班主任及招生宣传工作。先后承担《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开放实验》、《现代无机化学进展》和《综合化学实验》等多门本科生课程,及讲授研究生课程《配位化学》。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硕士生,协助博士生多名。主持两项教改项目,参加基础化学开放实验项目叁项;参加《综合化学实验》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参与编写《综合化学实验》教科书;参与2009和2010年中山大学化学实验竞赛筹备工作并负责无机化学方面试题。2009年指导07级本科生参加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pH对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混合体系结晶的影响》获得一等奖;2010年指导07级高文杨同学参加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一届挑战杯大赛获得一等奖;2012年指导09同学参加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第三届挑战杯大赛获得二等奖。历经四年筹备与2015年将无水无氧技术引入综合化学实验。2017年获中山大学和广东省实验教学奖。2018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科研经历:

2001年考入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物理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大环金属配合物与配位聚合物设计合成,自组装和催化及氰根桥联配合物和配位聚合物的磁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开展超分子异构体及拓扑机械互锁结构控制,超分子笼状化合物的设计构筑研究,手性分离及不对称催化和手性凝胶的设计合成以及单晶测试、结构解析和教学工作。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氮杂大环设计合成及其对包括对水分子簇,卤素等多种小分和离子开展识别研究;通过各种大环金属配合物的开展超分子自组装、超分子异构体控制,手性分离、手性多孔功能复合材料和二氧化碳等小分子活化与转化相关光电催化等研究。主持校博士启动基金一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一项,教育部新教师基金项目一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作为第一参与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两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两项,参与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等课题的研究。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已在包括Nat. Commun., Angew. Chem , J. Am. Chem. Soc., Chem. Eur. J., Inorg. Chem., Cryst. Growth & Des., Chem. Commun.等国内外核心杂志上发表SCI 收录论文85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