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镜”显极致——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诚聘“百人计划”专业技术人才
为充分发挥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已购冷冻电镜、球差电镜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学校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分析测试中心设立“百人计划”专业技术岗位——高端电镜关键技术岗,拟面向校外公开招聘。现将招聘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
(一)招聘条件
1.具有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从业经历,熟悉相关电镜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软件,或精通电镜中各种成像和分析技术的理论及表征方法;
2.熟悉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应用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熟练操作各类冷冻电镜、球差电镜及其制样设备;
3.具有较强的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前沿技术突破创新能力和应用教学科研技术支撑能力;
4.具有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研发经历,有能力带领平台技术人员,积极挖掘开发所管理设备新功能,并能组织团队进行仪器研发、功能开发及相关新技术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或曾参与组织和指导高端电镜的购置、管理维护及功能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建立与应用;
5.代表作必须与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技术相关;
6.申请人应具有博士学位,具备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年龄不超过45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放宽至不超过50岁。
(二)岗位职责
1.工作地点:中山大学广州校区;
2.能解决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技术在相关领域学科科研中遇到的测试技术难题,为校内师生提供高水平的物质检测和分析技术;
3.掌握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测试领域国内外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制定发展规划,参与平台建设,促进电镜技术的持续发展;促进实验室电镜设备的建设工作,包括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装修改造等;
4.负责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技术培训、技术创新,组织电镜设备的功能开发和测试技术改造,提升平台电镜技术水平;
5.承担平台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的日常维护及一般常见硬软件故障排除和数据处理,确保平台设备处于在用能用状态;
6.负责冷冻电镜或球差电镜实验室管理的相关工作,包括实验室安全、设备管理、制度建设等,对测试及设备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包括校准、比对等,负责本平台管理体系文件的修订、修改、补充及宣传和实施;
7.参与电镜平台高端电镜的日常测试工作,完成中心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基本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忠诚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2.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高校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经过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参与支撑教学科研取得重大成果或解决本专业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核心业务问题的工作经历;
3.身心健康,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心理素质。
三、支持方式
1.聘用方式:“百人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特设岗位根据国家及广东省相关规定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2.职务晋升:中山大学具有完善的专业技术职务及岗位等级晋升体系,为专业技术引进人才的职业发展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3.基本启动费及安家补贴:学校为专业技术引进人才提供基本启动费及安家补贴;
4.住房保障:专业技术引进人才到岗后,可根据学校公有住房租赁有关规定租住校内周转房;
5.优质医疗:中山大学10家附属医院提供高水准的医疗保障;
6.子女教育:中山大学在广州、珠海、深圳校区分别建设附属中小学,为专业技术引进人才子女就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7.学校文化和环境:提供一流的运动场地及设施,设有专项校内运动经费;珠海和深圳校区提供就餐补贴。
四、联系方式
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邮箱:
zhangw33@mail.sysu.edu.cn
联系电话:020-84113703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测试大楼218室
五、单位介绍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近百年办学历史。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校训,培养胸怀振兴中华、造福人类的抱负,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开拓创新能力的社会英才,建设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术和思想重镇。学校以培养人才、研究学术、服务社会、弘扬文明、追求真理为宗旨,致力于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中山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创建于1983年(原名测试中心,2023年9月更名为分析测试中心),是目前部属高校中规模较完整、仪器设备先进、综合分析测试能力雄厚的大型分析测试中心。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分析测试中心已成为学校理、工、医科各院系科研和教学的重要校级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也是目前华南地区规模最大、仪器设备先进、综合分析测试能力雄厚的大型理化分析中心之一。
分析测试中心下设广州校区南校园分中心、广州校区东校园分中心、深圳校区分中心、珠海校区分中心。各校区(园)分中心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建设和管理支撑学校科研发展需求的“平台水平一流、支撑管理一流、分析能力一流”的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