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院欧阳钢锋教授团队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领域取得新进展

发布人:唐建锋

       2021年7月,我校化学学院欧阳钢锋教授团队利用配位键连接光敏剂和分子催化剂,并将其用于高效光催化 CO2 还原。利用铱光敏剂中裸露的吡啶基团和酞菁钴催化剂配位,显著加速了电子转移,从而在 450 nm 处实现了出色的光催化 CO2 转化为 CO 的量子效率(10.2% ± 0.5%),比无配位作用的对比体系高 4 倍以上 (2.4%±0.2%) 。该工作借助变温全波谱稳态-瞬态荧光光谱测试,探究了光敏剂本身的光物理化学性质,探明了光催化过程中电子转移的主要路径。工作对于配位相互作用的动态特性的探究在各种非贵金属催化剂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这项工作以“Rapid electron transfer via dynamic coordinative interaction boosts quantum efficiency for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综合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我校化学学院博士后王嘉蔚,欧阳钢锋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

 

 

图.  各种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及在动态配位作用体系中的应用,

并对动态配位作用在光催化的机制进行了实验与理论推测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4647-y

 

       中心五大技术平台为相关工作提供多项关键表征及基础表征服务。测试中心始终致力于为校内师生提供高质量测试服务,为学校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