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一线调研 | “核磁共振前沿技术”主题午餐交流会成功举办(总第二期)

发布人:唐建锋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响应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号召,中山大学测试中心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根本任务,于5月25日中午在广州校区东校园化学材料综合楼成功举办“核磁共振前沿技术”主题午餐交流会。中心人员深入一线,通过面对面交流和调研问卷,掌握一线需求,研究一线难题,推动一线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午餐会由测试中心黄玲凌副主任主持,她对与会的50位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测试中心会定期举办系列主题午餐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了解老师们的一线需求,支撑各学科高水平成果产出。同时中心将在深圳校区、珠海校区、东校园建立分中心,目前已购置大型科研仪器5.6亿元,持续促进学科融合发展与校级大型仪器公共平台建设。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彭锟副研究员做了题为《核磁技术在基于金属iClick反应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通过不同的核磁前沿测试技术研究金属iClick反应,揭示iClick反应机理,实现高效肿瘤免疫配合物的合成。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陈森华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修正与立体化学研究》,他指出核磁共振技术在天然产物结构确定中的重要性,能修正已报道海洋天然产物的错误结构、研究复杂分子立体构型。

 

 

       两位嘉宾特别感谢中心老师对他们科研工作的帮助,强调中心以先进的仪器和优质的服务支撑其持续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报告结束后,现场老师和学生积极提问,两位嘉宾答疑解惑、传授经验,大家在面对面交流中开拓学术思路、启发科创思维。

       

       随后有机与药物分析平台主任陈晓红高级实验师对本平台的仪器特性、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特色服务做了详细介绍,可为理、工、医等学科研究提供专业可靠的技术支撑,欢迎各学科依托平台开展高水平研究。

 

 

       午餐会上中心人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主题教育调研问卷,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助力转化一组可操作的实施规划和务实管用的行动方案,进而推动平台建设,提升科研支撑服务。会后与会人员互相交流,就科技前沿、技术难题、学科交叉等互相探讨,中心人员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也就研究人员关心的大型仪器公共平台建设进展做出针对性解释。

       

       本次主题午餐会由有机与药物分析平台承办,该平台设备先进,拥有华南地区首台高场固体核磁;测试水平一流,在国内核磁共振波谱测试、红外光谱测试、热分析测试、药物结构解析、未知物组成与结构分析领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平台在全国高校实验室间比对项目中名列前茅,支撑我校科研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在推动国产新冠原创药物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