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中心助力我校欧阳钢锋/郑娟团队在杂化框架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集成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的优势有望通过协同效应展现出比单一组分更优越的性能,但由于连接键和晶格的差异、以及结晶框架之间的界面不匹配,MOF@COFs的可控结合及微观结构调控依然存在挑战。近日,中山大学欧阳钢锋教授及郑娟副教授团队利用非极性、灵活性、不可逆的C−C共价连接MIL-68和COF-V,制备了系列壳层厚度高度可控、穿插的MIL-68@COF-Vs材料。
该工作通过超薄切片技术成功获得MOF@COFs核壳结构薄区,结合低剂量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图1)。这个工作提供了一种制备核壳MOF@COFs材料高度可行的方法,进一步促进MOF@COFs材料在环境修复中的实际应用。这项工作以“Structure-controlled Interpenetrated MOF@COF via C-C Linkage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sis ”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周素馨,我校欧阳钢锋教授、郑娟副教授及华南师范大学陈鹭义副研究员为文章的通讯作者。

图1 MIL-68@COF-Vs材料的TEM表征(详见原文Figure 2)
分析测试中心TEM机组为MIL-68@COF-Vs材料的样品制备和形貌、结构与元素组成解析提供精准服务与技术支撑。为此,作者团队在文章中对TEM机组进行了致谢(图2)。此外,中心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元素分析仪和红外光谱仪等设备也对该文章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图2 论文致谢
论文题目
Structure-controlled Interpenetrated MOF@COF via C-C Linkage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sis
发表期刊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支撑设备
300kV场发射透射电镜(TEM, FEI Tecnai G2 F30)

冷冻超薄切片机(Leica UC6/FC6)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2279
近年来,分析测试中心不断加强仪器功能拓展和技术方法创新,以高水平的分析测试服务扎实支撑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更多仪器设备介绍,可点击本网站“仪器介绍”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