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中心助力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松阳洲教授团队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发布人:张博琳

       mTORC1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非常关键的信号通路,对细胞的生长、代谢、增殖等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使mTOR激酶在溶酶体表面完成激活,进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在这一过程中,Rheb(一种小G蛋白)发挥了关键作用,它在结合GTP时活化mTOR激酶并启动其下游信号通路。即便目前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直接激活Rheb与GTP结合的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GEF)尚不确定,mTORC1信号通路的激活机制中仍存在一些盲点需要明晰。

 

       近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松阳洲课题组与孙逸仙纪念医院合作,报道开发了一种新型邻近标记技术PhastID(图1),该技术可实现胞内高效且特异性的短时间原位标记,并由此发现ATP6AP1可作为激活Rheb的非经典鸟苷酸交换因子,且其通过末端30个氨基酸调控mTORC1信号通路的活化。此外,研究还发现ATP6AP1蛋白的C末端小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调控作用,这对于指导乳腺癌肽类药物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图1:PhastID和其他常用邻近标记技术(BioID2、TurboID)的比较(部分,见原文Fig.2)

 

       该研究中,分析测试中心质谱与生命分析平台的液质联用仪(Orbitrap Fusion Lumos、Orbitrap Elite)对胰岛素处理条件下细胞内Rheb邻近标记的蛋白组进行了分析,以获得Rheb互作或邻近的蛋白信息。与此同时,基于非标定量蛋白组学分析,进一步获得各互作或邻近蛋白的动态调控变化。LC-MS/MS技术,为验证PhastID作为活细胞中捕获瞬时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工具的优越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支撑,为此作者在论文中对分析测试中心方玲老师表示感谢。

 

图2:论文致谢

 

       该研究成果以“The rapid proximity labeling system PhastID identifies ATP6AP1 as an unconventional GEF for Rheb”为题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冯然博士和刘峰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生命科学学院松阳洲教授、刘峰副教授、孙逸仙纪念医院吴苏助理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题目

The rapid proximity labeling system PhastID identifies ATP6AP1 as an unconventional GEF for Rheb

 

发表期刊

《Cell Research》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4-00938-z

 

支撑设备

液质联用仪(Orbitrap Fusion Lumos、Orbitrap El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