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回顾 | “见微知著 冻镜探真”冷冻电镜技术交流会圆满举行

发布人:张博琳

       冷冻电镜作为连接分子结构与生命功能的原子级眼睛,近年来在解决生命和医药学科“卡脖子”科学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我校首套冷冻电镜系统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促进广大师生深入了解这一尖端技术,2025年10月22日下午,冷冻电镜系统技术宣讲会在北校园医学5号楼举行。本次宣讲会由赵文霞研究员主持,马晓旻高级实验师与黄淑瑶博士联袂就冷冻电镜系统、相关应用场景及生动实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享,整个会议学术氛围友好、热烈。

赵文霞研究员现场主持会议

 

      一、系统解析:走进冷冻电镜的强大功能

 

      会议伊始,黄淑瑶系统介绍了我校冷冻电镜系统的整体情况。她结合病原体结构解析、疫苗与药物研发等生动实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冷冻电镜技术的核心价值。此外,她还重点分享了冷冻电子断层技术(cryo-ET)在原位解析蛋白质结构方面的独特优势。

      黄淑瑶详细解读了冷冻电镜五大主系统的协同工作流程,并介绍其强大的制样子系统如何支撑单颗粒数据收集、断层扫描、原位解析、微晶电子衍射等多种前沿研究需求,为与会者勾勒出一幅清晰的技术能力全景图。

黄淑瑶博士介绍冷冻电镜系统

 

      二、聚焦应用:揭秘多样本的高分辨重构路径

 

      马晓旻将视角聚焦于技术实践。她从样品种类出发,系统讲解了从蛋白、病毒、核酸等小样品,到贴壁细胞、生物组织等大尺度样品,如何通过冷冻电镜实现三维结构重构。

      马晓旻的报告融合了理论讲解与案例实践,特别分析了生物医药材料(如水凝胶)的三维成像策略,并就不同样品如何选择最优制样与解析方案提供了专业指导,其严谨的科研思路与扎实的技术功底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马晓旻高级实验师介绍结构解析流程

 

      三、互动交流:聚力科研向未来

 

      在随后的咨询和讨论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围绕研究方向、技术细节与中心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老师们耐心细致答疑,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现场思维碰撞的火花频现。我们期待有更多有志于蛋白、病毒结构解析,生物材料三维结构解析,晶体结构解析等研究的优秀师生使用冷冻电镜系统,共同在科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现场师生热烈讨论